山海港城·美德之城︱践行主流媒体担当 用善意唤起社会大爱——记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政务法治新闻部主任杨锐冰 | 连云港文明网-j9九游会老哥论坛

网上道德模范馆阅读模式

 她怀揣新闻理想,坚守采访一线16年;她笃行公益,创办了“微爱筑梦”助学公益行;她用实际行动,履行社会责任,践行主流媒体担当,用“媒体 公益”更好地传播社会正能量。她就是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政务法治新闻部主任杨锐冰。

一名新闻记者,为何会做起了公益事业?“2013年,我在多次深入乡村的采访中发现,家庭因病致贫、因残致贫是出现困难学子的主要原因。我就想,能否发挥媒体平台优势,帮助他们解决学费难题,助推他们实现人生梦想呢?”杨锐冰说,这个想法成为她创办“微爱筑梦”助学公益行活动的初衷。

“每年走访困难学子,都是大学录取通知书开始发放的时候,也是一年中最酷热难耐的季节。”杨锐冰坦言,10年来,面对酷暑,她都会深入连云港市偏远乡村走访困难学子。无论是东海县山左口镇、赣榆区黑林镇等偏远乡村,还是海州的廉租房、棚户区,都留下她的身影。走访之路并不平坦,有一些困难学子的家,甚至连导航都无法定位,在路上耗费2到3个小时是常有的事。最长的一次走访,是2020年前往灌南一户困难学子家。由于乡村偏远,道路泥泞,杨锐冰花了整整4个小时才找到学生的家。

“顶着朝阳出门,披着星星回家”“雨天一身泥、晴天一身汗”,这对于杨锐冰来说,早已是家常便饭。特别是刚开始的6年时间里,杨锐冰都是自己开车前往乡村、城郊走访。每年花费数千元的油费不说,还发生过车轮陷进泥泞、迷路的情况。而这就是“微爱筑梦”助学公益行的最大特色与亮点:到现场去,实地挨家挨户走访,发现真正需要帮助的困难学子,绝不错帮一个,也不漏帮一个。10年来,她的帮扶为284名贫困准大学生解决学费240余万元。

对于这份“必须到场”的坚持,有人不理解。“让各县区报点贫困学子材料给你不就行了?”“有必要一家家去跑吗?”对于这些或是出于关心、或是质疑的声音,杨锐冰都笑着说,“不到现场去看看,我心里不踏实。”的确,在10年的走访中,杨锐冰发现部分“贫困学子”的材料存在造假现象,一些不符合资助要求的假贫困生,都被杨锐冰筛选排除,“我们的爱心款,要交到真正需要学费的困难学子手上。”

正是一次次深入实地的走访,她看到困难学子家的夜晚是没有灯光的,父子俩摸黑听着收音机;她看到孤儿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好心人资助的8700元学费,跪在坟前,告慰天堂里的爸爸;她收到了困难学子寄来的感谢信,信上写着“我要感谢《苍梧晚报》助学公益行!只有自己变得强大,才能有尊严地活着……”

在推进“微爱筑梦”助学公益行活动的同时,杨锐冰还深入践行“四力”,写下400余篇共计100余万字的报道,通过报纸、微信等全媒体平台发布,感动了大江南北万千读者和网友,带动上万人参与助学活动。如今,参与助学的爱心人士有1万多人,覆盖了大江南北,既有91岁的爷爷,也有10岁的娃娃。90岁的退休教师王伟在看了报纸后,资助东海女孩胡梦莲本科期间每年1万元;80多岁的张奶奶,持续3年帮助东海学子,捐助东海学子冯中玲2000元,并送她一件冲锋衣。

“‘微爱筑梦’助学公益行不仅展现了媒体的责任与担当,也践行了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。”杨锐冰说,它注重帮扶实效,不仅着手解决学费难题,对学生勤工助学、申请学费减免和助学金等方面也积极沟通、联系,促成社会各界对困难学子更深入关注与更专业帮扶,在全社会形成慈善意识、公益意识的引领。该品牌也在困难学子心中埋下一颗感恩的种子,并实现困难学子由“受助”到“自助”,最终“助人”的良性循环。

今年的助学走访正在进行中。如今,杨锐冰每天不是在策划新闻选题,就是在为公益事业忙碌。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,但是她忙并快乐着。“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份积淀,还激励我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,坚守记者的担当与责任,一步一个脚印一直走下去。”杨锐冰说。

2018年1月,“微爱筑梦”助学公益行被评为连云港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创新品牌。2019年,“微爱筑梦”助学公益行被评为连云港市首届网络公益项目。杨锐冰也先后获评连云港市首届“我们身边的好青年”之“扶贫助困”好青年、连云港市优秀志愿者、江苏好人、连云港好人、市十大杰出青年、全市优秀宣传思想工作者,2023年,获评市最美职工,获市五一劳动奖章。 (刘毅 徐燕华)
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8月11日 14:07:16